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 皇冠体育官网 / 特别关注 / 谷晓红:奋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谷晓红:奋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6 阅读次数:

  近日,《中国中医药报》刊发皇冠体育官网专家谷晓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奋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文如下:

  • 加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西两套理论体系的优势与特色,促进中医思维与现代医学技术相融合,创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医学教育模式。

  • 中医药院校必须深化协同创新认识,围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方向,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多元参与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新时代新征程,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与党和国家的使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光荣使命和历史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奋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健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现代化为支撑。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健康。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医办学,推动优质资源惠及基层百姓。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中医药院校作为行业排头兵,要心怀“国之大者”,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皇冠体育官网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医办学,发挥院校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支持作用,先后与山东枣庄、陕西铜川、广东深圳、福建厦门等共建临床医学院,总床位数达到8000张,年门急诊量突破1000万人次,通过医疗联盟、医联体等模式,“直通”200余家基层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点,逐步形成“革命老区和改革前沿双线发力,东南西北辐射四方”的服务布局。首创“丹心计划”,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下基层锻炼后直博,培养学生为民情怀,锻炼学生基层服务能力,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始终紧扣人民健康需求,聚焦行业亟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及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的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皇冠体育官网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时组建了航天中医药学、航海中医药学交叉学科,由国医大师组方的“太空养心丸”为航天员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由皇冠体育官网领衔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被纳入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有力推动了中风病中医诊疗标准化工作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皇冠体育官网教授田金洲团队针对老年痴呆症等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药防治进行系统研究,将我国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与国际标准接轨,用中医药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面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积极组织专家开展科技攻关、远程会诊,编写《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手册》指导临床防治及研究。成立中医疫病研究院,搭建中医药防治疫病知识库平台,加强中医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守护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的关注是全链条、全周期的,在病前预防、病中治疗、病后康复等方面具有系统性优势,与健康中国战略中“服务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理念极为契合。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围绕治未病、慢性病综合防控、康复治疗等领域,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皇冠体育官网成立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皇冠体育官网教授王琦的研究成果——中医体质辨识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现了中医药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皇冠体育官网牵头推进实施“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升华中医体质学原创成果,致力构建人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调控体系的中国方案。

要勇担使命,为事业育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独列章论述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与作用。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肩负着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累计培养出近200万中医药专业人才。但随着中医药院校的扩招,各地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中医药专业质量有所影响,同时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把握好战略谋划的重要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以新理念、新高度、新举措不断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坚守教育质量生命线,夯实中医药院校中中医药专业的主体地位。尊重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在人才培养上要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优化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布局,做好“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中医药学类专业认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集中院校优势资源做强中医药主干专业。打造建设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一流本科专业,以点带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整体提升中医药院校办学水平与建设质量。聚力精耕细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质量评价,全面推进医教协同、药教协同、护教协同、产教协同,打通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坚持中医药教育姓“中”,强化中医思维和中医临床能力培养。坚持“中主他随”,加快完善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继续开展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试点联考,带动全国中医经典教育水平的共同提升。强化临床教学医院主体职能,推进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建设,完善“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深化规培改革,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将中医思维、中医经典、师承教育贯穿规培全过程。通过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一系列措施,真正促进学生形成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的综合临床能力。

  坚持打破学科壁垒,完善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强调:“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学科、课程之间还存在明显边界,中西医学科体系之间仍然存在壁垒,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开放心态,打破壁垒,积极开展“中医+”模式的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中西医临床医学项目,探索医工、医理、医管、医文等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西两套理论体系各自的优势与特色,互补长短,促进中医思维与现代医学技术相融合,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类健康的问题,创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医学教育模式。

要守正创新、为中医药现代化辟新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两者的精神实质,将两者关联起来,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包含中医药现代化,而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强调“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院校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资源汇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医药传承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中医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和临床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原创优势,守正创新,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新赛道、实现创新突破。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亦是如此。中医药现代化是一条新赛道,既没有教科书,也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中医药现代化必须坚持“中主他随”,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创新中医药实践,开展中医药研究,踏实走好中医药进步的“守正创新之道”。皇冠体育官网深入实施“解码中医”计划,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典籍开发利用、名老中医道术传承研究,用现代科学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诠释,提供健康医药、医工设备等产品,以信息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积极开展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以传染病为例,要在中医经典理论主导下,结合呼吸、消化、急危重症等临床各科,运用现代影像学等诊断方法,以及循证医学、大数据等手段,围绕传染病的预防、预警、诊断、辨证、治疗、康复等进行研究,切实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水平。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强化有组织科研。今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在持续开展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之外,加强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此指导下,中医药院校要注重发挥高校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资源配置模式。例如针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研究、中医经典的传承挖掘、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等重点方向,大力推行“揭榜挂帅”等方式公开发榜重大科技项目和目标、成果等,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重大科技项目集聚,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同时注重人才梯队构建,培养引进一批有明显创新潜力的中青年人才,支持中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许多重大科技项目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产学研用”上下联动,又需要各创新团队横向协作推进。中医药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相对缺乏。中医药院校必须深化协同创新认识,围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方向,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多元参与机制。通过筹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科技创新格局。同时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大师引领、错位发展的创新团队集群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并在人才梯队、科研条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配套支持。

要以人为本,为发展聚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四个面向”,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每一位师生职工都有强烈的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只有这样事业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活力。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医药学科发展特点,提升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用一把尺子衡量,要针对教学型、科研型、临床型、复合型等人才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比如皇冠体育官网紧紧围绕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在职称评审中开辟“传统中医药理论研究”“临床名医”绿色通道,克服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的导向。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精准定位、分类培育、一人一策”工作机制,提升教育、科研、医疗、管理等各类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大力推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等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良性用人机制。

  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催生思想动力。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将大医精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践行育人使命。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文化学”学科建设,深挖中医经典文献精髓,诠释中医药文化哲学内涵。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注重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在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走进基层中树立天人相应的生命观、健康观,使中医药文化的浸润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加强“中医国际传播学”学科建设,推出原创性学术文化成果,讲出中医好故事、发出中医好声音。完善具有中医药特色学校文化标识体系,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精神品格,展现在校园的一草一木,浸润于师生的一言一行,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汇聚成学校事业发展最持久的力量。

  营造人心向学的办学氛围,汇聚强大合力。一所有温度的大学才能称得上一流大学。要把人心向学、关爱师生员工的理念深入到办学治校的每个细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呼声为指针,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流程,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要着力解决师生员工“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推进“一站式”服务,积极为人才松绑,让师生安心做学问。同时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改革,充分挖掘调动课堂、教材、实践、管理等多方面育人要素,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征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上一路高歌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